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帝 > 《大明第一帝》正文 第二十七章:红丸案

《大明第一帝》正文 第二十七章:红丸案第1页/共1页

悉数都被扣押在御马监。

那时出于稳定朝堂,不想惊扰到大行皇帝英魂,就没有将心中所想,都一一的讲给众人来听。

今天召开这次御门听政,朕要全部言明,大行皇帝的驾崩,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且配合缜密的谋杀!!

崔文升所献药方,李可灼所献红丸,绝对是事先商量好的,且可能提前做过类似之事。

至于原因,就是想谋害大行皇帝,叫朝堂彻底乱起来,这样他们才能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由校所定下来的调子,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等在场众阁臣、廷臣,无一不面露震惊。

像这样具备怀疑的肯定态度,外朝的大臣讲,跟继承大统的新君讲,那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

事实上泰昌皇帝驾崩一事,处处透着蹊跷。

朝中的不少大臣,对此也都产生了怀疑。

这也是东林党想借故弹劾方从哲的根源。

一方面查明事实真相,一方面免掉方从哲的首辅之位。

只要这两个政治目的,能够达成一个,那对掀起这场风潮的东林党,都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

“陛下,既然您有这样的怀疑,那当将崔文升、李可灼等人,移交三法司会审,查明此案。”

“没错陛下,谋害当朝天子,此乃株连九族的死罪,此事关系重大,应叫三法司进行会审。”

“臣附议!”

“臣附议!”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群臣,不少都站了出来,手持朝笏,纷纷向朱由校请谏,以表明他们的态度。

这些站出的群臣。

有东林党。

有浙党。

有齐党。

有楚党。

在这样的政治事件中,尤其是朱由校还下了定调,不管心里打着什么主意,都必须要表明态度。

所谓三法司会审,即遇到重大案情,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抽调官员,就案情展开会审。

可朱由校为何要将主动权,拱手让给纷乱的外朝?

叫御马监负责此案,难道不更好吗?

在东林党势头正盛下,真要将红丸案移交三法司会审,就依着某些东林党人的德性,他们会不将火,进一步引到齐楚浙党头上?

就算朱由校钦定齐楚浙党出身的大臣,来负责此案的话,那东林党肯定不满,届时朝堂就变得更混乱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混乱的朝堂,只会加剧党争。

而朱由校想要的是制衡朝堂。

“事实上在此之前,扣押崔文升、李可灼的御马监,就在审讯此案。”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神情平静道。

“朕为此案,定名为红丸案,已着御马监掌印太监魏忠贤,亲办此案,今日召开御门听政,就是想将此事告知诸卿家。

在红丸案没有定论之前,朕不希望外朝这边,因风评一事,再行弹劾之事,不管是涉及到谁。

国朝是解决朝政的地方,不是搅乱朝局的地方!”

“陛下,红丸案牵扯众多,怎能叫内廷专办啊。”

张问达忍不住了,上前道:“国朝有刑部,更有都察院和大理寺,叫御马监督办此案,根本就不符合祖制啊!”

“是啊陛下!”

刑部尚书黄克瓒,紧随其后道:“请陛下收回成命,将此案所涉嫌犯,移交刑部,并着三法司会审。”

“臣附议!”新笔趣阁

“臣附议!”

这个时候,除了东林党外,以及少部分齐楚浙党,诸多无派大臣,都纷纷站出来规谏了。

宦官群体和文官群体,天然就是敌对势力。

或许对待有用的宦官,一些文官会表明亲近之意。

但魏忠贤是何许人也?

朝中的多数大臣,是不知道的。

若是此案叫王安亲办,那朝中的东林党人,或许会选择默许,可叫一个籍籍无名之辈,骤然接下这等大案,那肯定是不行的。

“此事已定,不容更改!”

面对群臣的规谏,朱由校一甩袍袖,沉声道:“涉及大行皇帝之事,朕要亲力亲为,查明真相,今日御门听政,就此罢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