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逆清1845 > 正文 第279章 何人之国

正文 第279章 何人之国(第1页/共2页)

在这一场大辩论进行到关键之际,一直在湖南装死的贺长龄终于也忍耐不住,他让刘蓉向汉王殿下送来了一封书信,里面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敢问汉王殿下,当下乃何人之国?”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句相当大逆不道的话,但是赵源却深知,以贺长龄这个老头子的禀性,他万万不会用这行文字来挑衅自己,恐怕其中另有几分深意。

在琢磨了许久之后,赵源也慢慢品出了几分味道,自己的‘三民主义’恐怕让贺老头产生了几分误解。

贺长龄所问的‘何人之国’,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过去的时候复汉军靠着工商起家,而后又团结士绅,拉拢清廷降臣,现如今又对底层百姓示好,看上去好像哪个阶级都不得罪,哪边都拉拢,但是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原因很简单,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它所掌握的资源都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阶层的需求,始终都会有一个先来后到,厚薄之分,就好比大宋文彦博说了一句大实话,‘天子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解开了干百年以来政治中最赤裸裸的一面。

在皇权盛世中,别看皇帝和大臣们天天拿百姓的疾苦说事,但实际上所有人都很清楚自己所占的阶层,也明白自身的利益,文彦博就很直白地告诉皇帝,所谓的老百姓算个屁,真正帮你坐稳皇帝这个位子的是咱们士大夫。

当然,到了大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就不惯着这些所谓的士大夫,一个个大耳光抽过去,逼着他们跪下老老实实听话,而后到了清朝的时候,满清皇帝更是不把这些所谓的汉族士大夫放在眼里,潘世恩也好,林则徐也罢,这些个大臣们又何尝能影响皇帝的决断呢?

现如今贺长龄被‘三民主义’逼得坐不住,只好豁出一张老脸问赵源,实质上也是希望赵源能给理学派一个保证。

“士农工商,四民并举。孤不偏用,亦不偏废。”

赵源也写下了一句话,交给了刘蓉,道:“庵老有些担忧也很正常,孟蓉还是要好好跟庵老解释一番,免得生了间隙。”

“是,汉王殿下。庵老原本也不想多事,实在是一些后生子弟不肖,多番软磨硬泡,庵老也是无可奈何之举,还请殿下恕罪。”

刘蓉脸上也带着几分无奈,他知道此番送信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但问题是他过去得到湘湖理学派帮助甚多,此时也不可能站在岸边坐视。

赵源点了点头,道:“孟蓉,这一次差事办完以后,还有件事需要你来做。”

“还请殿下明示。”

刘蓉脸上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若是得到了汉王的青睐,将来在新朝的前途也就有了保障。

赵源缓缓开口道:“孤立三民主义,草书宪法以正民心,而孤以宪法执掌天命,乃天下正朔,以民族为核心,自然需要正本清源,重订史书,其中最要紧的便是重修明史这事原本得有个人起头,孤就把这事交给你了。”

刘蓉一听要重新修明史,顿时双手都颤抖了起来,他自然知道这话潜在含量——能修史书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一时大家,士林领袖!

先不说别的,刘蓉作为‘湖南三亮’中的小亮,本来名头就比不过左宗棠和罗泽南,更不用说跟江南士林去争锋,这事怎么看也落不得他的嘴里,可没想到赵源的这句话,顿时让刘蓉喜从中来,激动到脸上都带着几分红晕。

一旁的罗泽南笑了笑,有意提点道:“昔日大明太祖皇帝征逐元虏,恢复中华,得华夏正朔,自古得江山之正者莫过如此。然而明未以来,神州陆沉,胡风重现于近,可谓耻辱。如今汉王殿下效法太祖,逐夷狄,兴华夏,又提出王在法下,以民为本,宪法之天命与华夏之天命已经绑在一起,孟蓉,这件事你可要明白其中的分量。”

刘蓉顿时冷静了下来,他自然明白罗泽南的意思,这些其实还是当初赵源在‘民族’一论上的延续,他将民族与皇帝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通过宪法使其得到控制,也就补上了天命的最后一环,届时赵源一旦登基为帝,将会拥有比先前皇帝更大的权力,以及更小的限制。

像这种重要的政治任务,往往只有未来的宰辅之臣才有机会接触。

“殿下圣明,臣定然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