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武夫 > 正文 第425章 李过率领义军归顺

正文 第425章 李过率领义军归顺(第1页/共2页)

原本定在年后初五出兵计划,最终推迟到了上元节后。

之所以延迟出兵的原因,是因为前往探查襄阳情况的傅山,尚未有明确的敌情传回来。

其次是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曹阳,派人传来了消息。

那就是盘踞在夔东一线的大顺军首领李过,高一功有意与朝廷合作。

自从李自成在九宫山败亡后,其侄子李过,妻舅高一功,率领的大顺军后军数万人马。

便在夔东的兴山、房县、竹溪、巫溪、奉节五县,建立了抗清的地方武装。

这些原大顺军的将领,最初推选的大顺王是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

但不久之后李自敬兵败被杀,李过在李自成的夫人高秀英的支持下,成为新一代的大顺军首领。

李过并未称王,以义军首领自居。

封高夫人的弟弟高一功为左营制将军。

袁宗第为右营制将军,党守素为前营制将军,贺珍为后营制将军。

其子李来亨为中军权将军,父子皆掌军事大权。

去年六月份时期,吴三桂率军驻军江陵期间,对于他们这些义军,虽然没有大肆征讨。

但却进行了严厉的封锁,导致义军一度陷入粮荒。

八九月份的时候,永历朱由榔派出使者,送来军粮招抚。

并且开出了对义军众将,封国公侯爵的条件。

其中李过、高一功被永历许诺,分别封为荆国公和巴国公。

而义军其他将领,如李来亨封临国候,袁宗第封靖国候。

马腾云封桐城侯,塔天宝封宜都侯。

党守素封兴平侯,贺珍封岐侯。

王光兴封南广伯,谭文封涪侯,谭诣封仁寿侯,谭弘为新津侯。

面对永历一朝的封赏,李过手下的一众将领,大多大为心动。

这事,在年前九江战役结束后,曹阳就向朱云飞汇报过。

但随着十二月份,清军撤往襄阳,朱云飞代表的大明朝廷,进驻武昌。

湖广巡抚王遵坦率领龙武军,坐镇武昌,平海军水师人马,进入江陵、赤壁水域。

尤其是安陆一战,大明骑兵两万对阵清军六万。

最终在神武军的支援下,一举击溃吴三桂,阵斩尚可喜。

从而让朱云飞代表的大明正统,威震湖广各地。

恰在这时,李过、高一功率领的义军,虽然获得永历朱由榔伪朝廷的官职封赏。

但答应的钱粮封赏,这些实际封赏,却一分没有落实。

光有虚名肯定喂不饱肚子。

李过、高一功率领的义军,可是打进过大明京师的。

他们早已经不是昔日陕北高原上的泥腿子。

当初他们答应永历的招安,可不是为了虚名,而是因为钱粮。

现在钱粮没得一分,局势风云突变。

李过,高一功都是聪明人,之前曹阳代表朝廷,前来接触过他们这些人。

他们因为双方互不接壤,婉拒了曹阳的招揽。

可现在不可一世的清军败逃,明军几乎占据湖北的江汉平原,还控制了长江水路。

明军三万水师游弋在长江之上。

二十万大军屯驻武昌、安陆一线,这份威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下一步湖广任何一方势力。

一旦惹到朝廷大军,必然会招来兵戎相见。

为此,当曹阳再次代表朱云飞来到夔东的巫溪。

也就是义军大本营巫溪城时,李过和高一功隆重接见了曹阳。

这一次曹阳的态度很坚决,接受朝廷招安,所有义军接受朝廷改编。

要么就站到朝廷的对立面,以反贼接受讨伐。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过和高一功,召集帐下众将,除夕夜前夕,在巫溪召开了一次大会。

这个时候,盘踞在夔东各县的义军,大小数十支,兵力号称二十万。

但实际精锐兵力,不过五万余人。

其余的十几万人马,不过都是各县拉起来的民夫,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些人马缺衣少粮,手中兵器五花八门,活脱脱的农民军。

要不是夔东地接秦岭,大巴山,神农架山区,地形险要,这些义军依托崇山峻岭为依托,抵抗着清军的围剿,才得以艰难生存了下来。

但山区缺粮,他们人越多,意味着生存越困难。

经过商量之后,加上李过,高一功态度明确,抛弃伪桂王朱由榔,袁宗第、党守素等义军大将,也都纷纷表示同意。

向南京大明朝廷归顺,接受朝廷的调遣和整编。

正月初六,朱云飞派中军主薄张同蔽为使者,抵达武昌府。

接到军令的湖广巡抚王遵坦,随即派出出身义军的参将王复元,与湖广按察使何楷等一行人。

从武昌乘坐平海军水师船只,从巫山赶赴巫溪义军大营。

十一日,以张同蔽为首的使团,在巫溪县衙大堂内。

正式与李过、高一功进行了谈判。

双方经过两田的谈判,李过、高一功在县衙大堂上,跪拜接受了张同蔽携带来的朝廷封赏。

实际这份封赏,就是朱云飞亲手拟定的。

张同蔽手捧令书,扬声宣读道:义军各部就地进行改编,所部义军保留三万编制。

授予武卫军旗号,李过封宜城候,出任武卫军提督总兵官。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