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65章 深空探测网(第1页/共2页)

第165章 深空探测网

为了防止滑动和受力均匀,以及吊装的时候方便,节点舱的运输方式是立起来用模具托住弧形底部,而非横躺。

转运拖车加上立着的节点舱,整体高度超过14.5米,从地面的视角望去几乎卡着车间的大门过去的,不过实际上还有不到两米的距离。

这也决定了转运的舱段或者火箭壳体不能超过14米,所以即使是处于PPT状态的新远四号火箭在加强后也只将直径最终定在了14米这个数字。

如果只考虑飞机转运条件和发射场的话,其实这个数字能做到18米,超过N1,成为全世界最粗的火箭。

虽然这个纪录没什么意义……

不过节点舱转运出来并不是马上就拉到琼州发射,新远三号火箭都还没谱呢。

它是要移出车间另外找地方存放,不然太占地方。

虽然B级基地的车间非常大,理论上同时进行两个14米级舱段加工都没问题,不过实际上这里还要制造其他东西,有一个大家伙挡路太碍事。

但是车间的工人们虽然认为家伙太大有些碍事,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这个节点舱的喜爱。

6月1日,一架通体灰白的H1型航天飞机装上伊尔62,从B级基地起飞,前往新远航天发射场。

而在大家都相信百吨级航天飞机不行时,新远却在默默地推进着H2的项目。

“老板,真的要进行如此宏大的计划吗?”

空间飞行器设计部,肖冈田摆弄着巨幅的太阳系星图,将一个个磁吸圆钉放在上面,林炬在他身后,随意地就坐在桌子上。

它的表面之所以变得灰蒙蒙的,其实是换装了全新的隔热瓦。

林炬说完,也拿起一个磁吸钉,放在了木星的二号卫星,欧罗巴的上面。

这是全世界直径最大的舱段,虽然长度只有6米,但内部空间已经高达320立方米,宽阔的吓人,能当作广场用了。

H2为了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决定使用可以在整个服役生涯里都不换的隔热瓦,并且连为一体,彻底断绝风险。

div class="contentadv" 于是新远的工程师们给这架H1采用了预计会用在H2上的融合式隔热层技术,内部非常复杂,不可更换,可以将承受热量最多的底部进行热量转移,使全身的隔热层均匀消耗,直到完成100次的飞行寿命。

实行这个计划,需要在10到15年,甚至20年的时间里投入上百亿,利用相当多的重型火箭,而且要仔细计算天体的运行轨道,组建一个专门负责的团队来盯着这个深空网络。

不过冈田还是非常震惊,因为这不仅仅是上个世纪那样简单的扔一个探测器过去,而且要试图建立一个遍布各天体的网络,实现长期监控。

而且要建设这样大的空间站还需要一个辅助设施:航天飞机。

十年时间,这是林炬给肖冈田规定的时间。

这一套隔热层的价格极其昂贵,占据了这架H1造价的一半还多,但如果能换来整个生命周期完全不需要复用,那就很值得了。

&n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