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罗一李泌 > 正文 第614章 李隆基亲手按下引爆器

正文 第614章 李隆基亲手按下引爆器(第1页/共2页)

第(1/3)页

不管是大唐的勋贵还是普通百姓,对于罗一征伐取胜已经麻木了。

不过这个麻木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就该如此或是原本就该这样的意思。

因此对于前脚刚张贴了罗一率军攻克倭国的捷报,后脚紧接着就受到朝堂夺职降勋,各地百姓全都跳脚骂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普通百姓们的想法很淳朴。

首先有了这样大的功勋,不说封赏也就罢了,反而还要受到责罚,这简直太过分了。

其次这布告上的措辞听着就让人不舒服。

什么不勤政务,只知征伐而不顾国之大任,什么有负皇恩愧对天下黎民等等说辞,好似罗使君犯了什么大罪一样。

征东的差事是朝堂给的,不去东边征伐难道还回到长安城里处理政事?

再者罗使君怎么就愧对黎民。

去了剑南一次,精盐与雪白一样的糖霜固然百姓吃不起。

可以往的糖霜与粗盐的价钱儿那是嗖嗖的往下掉。

还有吃茶的新法,比以往蒸茶更耐放,更好运送。

除去顶好的茶品依旧价高,其余的则是价钱同样越来越低。

有个婚丧嫁娶,咬牙从口中挤一挤,也能换些茶回来招待宾客。

辽东过来的各种皮货,尤其是熟过的羊皮,比前些年硬是低了一倍有余。

冬日里有一套暖人的皮袄,那是连被子都省了。

倭国那边听闻不缺铜料,罗使君将其攻打下来,今后纳赋纳税能不会少受柜坊盘剥?!

朝堂上那帮贵人们连罗使君一个小手指都比不得,还好意思说人家误了政事,真是太不要脸。

而杨国忠与罗一间的矛盾以及过节,早就大唐上下皆知。

百姓们自然将这些对罗一的不公认为是杨国忠使得手段。

因此始作俑者李隆基没被骂,杨国忠却是被满大唐百姓所咒骂。

对于这种情况,李隆基不但没有察觉出危机,反而沾沾自喜。

觉得他的手段十分高明,既打压了罗一,又将骂名甩给了杨国忠。

而且也因于此,对杨国忠对辽东的小动作睁只眼闭只眼没做反驳。

按李隆基的本意,夺了罗一的节度使只是暂时的,今后还是要他遥领的。

毕竟罗一对辽东各部最为了解,对各方也能起震慑作用。

但是杨国忠可不想让罗一再凭军功而重得圣眷。

正好郑昂与鱼朝恩都在辽东,且一个主政一个主军。

借着李尚客之前上书辽东只知有罗一而不知大唐皇帝的理由,将郑昂顶到了节度使的位置上。

并且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他的授意下,鱼朝恩强令王玄志下令重组后的保定军又全数放置回辽西城。

甚至还将一直归柳城所管制的汝罗守捉与半废弃的燕郡守捉强行划归到辽东管辖。

这一举动,如果不是两边的将士都算熟识,绝对会引发冲突。

而平卢边军的退让,让鱼朝恩与郑昂以为是怕了。

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下令保定军修缮燕郡守捉城的同时,往西三十里处再筑一座守捉城。

这一做法立刻引起了平卢军,甚至是保定军的强势反弹。

汝罗守捉与燕郡守捉离柳城本就只有一百多里。

辽东把这两处强占了过去,相当于把柳城的东大门一脚给踹开。

现在整个营州境内没什么战事,这个还能忍。

可再往西三十里还筑一座守捉城,相当于辽东把拳头直接怼到柳城的脸上。

况且也没有战事,筑个毛的守捉城,针对河北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直接从平州把史思明给叫过来与之对峙。

而安禄山传过来的军令更直截了当,将平卢军军直接顶到了燕郡城之前,并且相距不到一里开始修筑军城。

保定军原本就对郑昂顶了辽东节度使的位置极其不满。

加上平卢军又是老上级,联手演了一出拳脚版的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