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717章 愤怒的禁军(第1页/共2页)

第(1/3)页

贷勃山下汇聚起的大军顶着夕阳向西前行之时,远在马嵬驿里的李隆基则是又饿又恼怒。

他为了从长安早些出来,并且不被城内人所知,没有携带粮草与米粮。

安排魏方进为置顿使先提前走,就是为了提前通知沿途各县,做好提前接驾的准备。

但是李隆基万万没想到的是,过了西桥刚行至第一需要停下歇息的咸阳城,就遇到了大麻烦。

不但咸阳的县令跑了,就连派去打探的内侍王洛卿也不见了踪影。

无奈之下只能再派人出去寻找米粮,可结果转悠了一圈,居然没从咸阳城找到一粒米粮。

直到杨国忠亲自出去,也只是买到了几张胡饼。

走时李隆基即便是舍弃了皇宫外的妃子与皇子皇孙,可留在皇宫里一同带走的还是有不少。

再加上护驾的几千禁军。杨国忠买来的几张胡饼,根本无济于事。

一直到了天黑,一众人饿的有些受不了时,才断断续续的来了不少咸阳的百姓。

主动送上了一些粗茶淡饭与米粮,但这些米粮相较于几千人的队伍还是不够吃。

就连一众皇子皇孙连半饱都吃不上,更不要说禁军。

好在每日都有些百姓过来送吃的,禁军轮换着吃些,还不至于饿死人。

但是从长安出来半个多月,却只走了不到二百里。

加上期间发生的种种蹊跷之事,李隆基既忐忑不安,又心中起了疑心。

他从长安出来的隐秘,权势根本未失。

咸阳与长安近在咫尺,且又没被叛军攻打,怎么可能会找不到一粒米粮,县令怎么会敢擅自逃跑。

行至金城之时,从潼关败退回来的王思礼追上来后,得知叛军压根就没出潼关逼近长安。

再联想到最初只有杨国忠能买到胡饼,李隆基不得不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有人故意在布局。

不过金城的县令虽然同样逃跑,但却找到了不少米粮。

几千人马都吃顿饱饭,让李隆基又压下了这股疑心。

可出了金城,又变得与之前一样,派出去的人又找不到一粒米粮。

就算是到了马嵬驿,也同样如此。

这可是驿站,米粮多了没有,几十人吃的怎么也该有。

这让李隆基对杨国忠的怀疑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更加加深。

但是事情又一次出乎了他的预料。

在几千人又陷入忍饥挨饿之时,又出现了百姓过来断断续续送米粮。

而且这一次更是出现了一名叫郭从谨的老者出来对他说教。

指责安禄山包藏祸心,并非一日之事。

他却将高发之人要么杀掉,要么送给安禄山。

朝堂再不似当年宋璟做宰相的时候,敢于直谏。

朝中大臣进言的时候,只是一味的阿谀奉承,取悦于他。

对于宫外的事,逐渐什么都不知晓。

而远离臣民,又听不得谏言,哪里还会得到平安。

如果老者单单说这些,李隆基也不会多想。

但接下来又指责他不该下令杀高、封二人,更不该逼迫哥舒翰出关。

甚至是还提议让颇负名望的辽东军赶紧过来平叛。

这番说辞,瞬间让李隆基推翻了之前的猜想。

这些话绝对不是普通的山野百姓能说出来的,肯定是有人故意安排。

而安排的人也显然不会是杨国忠,因为这话里处处透着对杨国忠的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