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风流 > 正文 第1025章 大明的希望

正文 第1025章 大明的希望第1页/共1页

从冯四海家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时分。阳光斑驳的街市之上人来人往,张延龄一行策马在熙攘的街道中间缓缓而行。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心中都充斥着一种难言的情绪。包括张延龄在内,所有人都被冯家老夫人所震动。一个寻常的老妪,儿子战死疆场之后,她的内心里定然是极为悲痛的。但是她没有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反而问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是否英勇,那是何等的深明大义。

大明朝之所以在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之后,发生了那么多的变故之后,虽然看起来已经**而垂朽,但是却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按照真实历史的进程,大明朝还有百多年的国祚绵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此时的张延龄有些明白了,那便是大明朝的民心尚在,基本盘还在。

从蒙元的残酷统治之中挣脱出来的大明朝,在一开始便是所有华夏百姓唯一的希望。即便过去了百多年,即便一次又一次的伤了百姓的心,经历了各种艰难,但百姓们内心中对大明的爱却并未被完全摧毁。

忠于大明,为大明浴血战斗,消耗了民心,失去了民心,导致了众叛亲离,最终走向毁灭。

身为大明朝统治阶层的一员,张延龄看到了太多的阴暗,看到了太多的自私和黑暗。甚至包括了大明朝的皇帝也是那么的不靠谱。也都在自己挖自己的墙角。这让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为了大明朝奉献了自己的骨肉的母亲的巨大牺牲显得多么的不值。

令张延龄感慨的还不止这些。其实冯四海和张延龄并不算太熟,也算不上是个优秀的将领。当初张延龄接手振威营的时候,冯四海还是那个挑战自己威严的刺头。

但是冯四海虽然鲁莽,打仗却从不含糊。他虽然无谋,但是作战却极为勇猛,从不怯战,从不畏敌。他不是良将,但却是个合格的大明朝的战士。

自己和他真正打交道的时间并不多,也并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形。张延龄从未想过他过的如此贫困,住在崇南坊那样的贫民之地。当然这和他的出身不在京城,完全靠着军功被调往京营有关。

京城无根无底无产业,他虽之前是京营把总,但其实一名小小的把总的报酬也并不多。他件事,张延龄却犹豫了。

冯四海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兵,他希望他读书做官。自己若答应了冯母,那岂非是违背了冯四海的遗愿?冯四海只有一子一女,他的儿子当兵万一再遭遇意外,自己岂能心安。

张延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结果冯母却说,冯四海不是反对自己的儿子当兵,事实上在离开大明之前,冯四海便已经和老夫人和妻子商议着要给冯刚某个出路的事情。冯四海知道儿子读书无望,所以征询家中母亲和妻子的意见,想走一走门路,让冯刚入京营之中当兵。这样,或许能谋个出路。

冯四海还特地在门口平整了场地,备了石锁石锤之类的练习气力的东西,其实就是让冯刚自己锻炼气力身体。他固然希望儿子能读书当官,那是天下父母的期望,他也是一样的。但是冯刚明显不是读书的料,他心里也明白。

张延龄听了这话,这才打消了疑虑。他当即拍板,让冯刚在家准备几日,过几天便来自己手下报到。来张延龄身边当亲卫兵。虽然冯刚年纪还小,但是跑腿牵马这样的事情还是能做的。好这件事的。”孟亮拱手道。

张延龄道:“不光是冯将军,此次随我出征的将士们阵亡受伤的不少,都需要照应。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这也是我对他们的承诺。这些事一并都要解决。”

孟亮点头,却有些沉吟。

张延龄道:“钱银方面你不必担心,我决定拿出十万两银子出来,作为照顾他们家庭的费用。之后我会继续追加。这样吧,孟大人,你组织成立一个专司抚恤照顾阵亡将士家属和受伤士兵的后勤司,作为振威营特设机构。选些人手专门做这件事。一定要照顾好这些人。另外,也可查一查军中将士们家中的情形,特别贫困的也可纳入其中。总之,要让将士们都安安心心,无后顾之忧。明白么?”

孟亮喜道:“这太好了。公爷爱惜属下,体恤将士们,此乃将士们之福。卑职一定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张延龄叹了口气道:“哪里是他们的福气啊,是我大明有这么多如冯将军他们这样的战士,有如冯家老夫人和夫人这般的百姓的深明大义的无私奉献,这才叫有福气啊。”

孟亮缓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