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伊塔之柱 > 《伊塔之柱》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星门的时代

《伊塔之柱》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星门的时代(第1页/共2页)

虽然要比星门港晚得多,一直要追溯到第二次《苏瓦声明》签署之后,但它同样是联合国下属机构,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星门港的下级。它成立之初,主要目的是规范超竞技的商业化进程,并最大限度平衡各国的利益冲突。简单的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各国可以坐下来扯皮的公共场所。”

“但既然是一个公共场所,免不了有游戏规则。而超竞技的本质,其实不过是对于艾塔黎亚高维信息分配权的争夺,因为这些浩如烟海的高维信息之中,虽然大部分是无用字节,但有很多可能是来自于一个高维度文明的知识传承,它们对于人类的价值无可估量,所以没有那个国家会在这场竞争上甘于人后。”

“但既然是对于人类价值无可估量,为什么我们不所有人携起手来共同开发呢?这样效率不是更高么?”方鸻忍不住问。

廖大使一愣,不由哑然失笑:“你说得对,许多人也曾经这样呼吁过,可永远绕不过分配这一道坎。谁多谁少,谁先谁后?若是提议均分,那么对于有些国家来说注定不公平,毕竟在星门的建设上每个国家的付出,与人民承受的负担是大为不同的。”

“那按贡献呢?”

“也有人提议用贡献划分,可贡献如何量化?并且在星门建设上投入大的国家,永远是强国,你要明白在我们的星球上,是少数人掌握着多数资源,这样的选择只会令强者愈强,令多数人无立锥之地。”

“那,按人口?”

“这是平均主义,你应该明白平均主义的危害吧?而且掌握着话语权的国家,是不会同意这样的方案的。”

方鸻不由沉默了。

廖大使这才说下去:“超竞技联盟是现行制度下的妥协产物,它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所有人可以接受的选择。我们讨论问题永远要从实际出发,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认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能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超竞技联盟这个框架下,去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你明白了吗?先前我们说过,考林--伊休里安既非我们的领土,也非我们的势力范围,而我们对于考林--伊休里安的决定,只能给予建议----而超竞技联盟管理选召者公会,这是其的本职工作,我们自然也无法绕过规则框架对它出手。”

“也就是说超竞技联盟打了一个擦边球?”

廖大使笑了:“这个比喻……但也可以这么说。”

方鸻点点头。

但他又问:“既然如此,可为什么你们最后还是对超竞技联盟出手了呢?”

廖大使继续笑道:“这是两回事。我们有自己不可逾越之原则与底线,但超竞技联盟自然也有自己不可逾越之原则与底线,一旦越过这底线,我们自然会对其出手。而至于之前为什么没有对它出手,我刚才与你说的只是其中之一,至于第二个原因,则要说说我之前提到过的第二个方面了。”???.xxbiquge.c0m

他看着方鸻,反问了一句:“你听说过李-因斯坦这个人么?”

方鸻摇摇头。

“你没听过也正常,那毕竟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人物了,现在的历史教材上也很少提及这个人,但我想你一定听过星门反对派这个名字吧?”

方鸻一愣,这个名字他倒是听过。星门建成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里程碑,毕竟它开启了星门之后的时代,以及选召者的一系列历史。但星门的落成,一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当年反对的声音,可以说和支持的声音一样多。

其理由无非是阴谋论与殖民论,甚至宗教人士也加入其中,带领一众人强烈地反对各国政府与联合国的决定。当然,这些反对的声音皆随着星门的建成,最终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这并不是说星门的反对派已经彻底销声匿迹,事实上他们一直到今天都还存在,其中阴谋论占主流的保守派更是悲观者与末日论信徒的大本营。

方鸻对于这些社会非主流的声音,和常人的认知一致,多半是没怎么在意的。

廖大使却说道:“李-因斯坦就是星门港反对派的起源,也是旗帜性的人物。”

方鸻闻言不由‘啊’了一声。

大使继续说下去道:“此人是个美籍华裔科学家,早年从事深空探测与理论物理研究,他对于星辉物质,对于星门有非常独到的研究。一开始,星门建设的工作就是由他来主持的,但后来此人思想发生转变,又转而反对星门建设工作。由于他在这一领域的威望极高,因此很快成为反对一方的领军人物。当时甚至掀起不小风波,给星门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他离世之后,各国为了消弭他在反对派之中的影响力,才极力地淡化了这个人的存在。”

“他反对星门港建设的理由是什么呢?”方鸻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能先支持星门港的建设,后来又旗帜鲜明地反对自己曾经干过的个工作呢?要是这个人成功的话,现在岂不是没有选召者,他们也见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更遑论人类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黄金时代。

“自然与你今天看到的那些荒谬的理由不同,今天的反对派,其实是各国政府有意劣化之后的形象,但当初李-因斯坦提出的反对意见,却是有理有据的,其主要依据是基点扩张理论。”

“基点扩张理论?”方鸻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高维基点,是星门港建立的基础,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星门的入口坐标----李-因斯坦当年给出的方程式,即解决了星辉物上所指引的高维度世界的亲近点,究竟在我们宇宙的什么位置上这一难题。只是他后来又声称,自己早年间的计算出了谬误,高维基点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等等,可既然他的计算出了谬误,星门港不是已经建立了么?”

“因为基点扩张理论,李-因斯坦晚年声称,他已经计算出了高维基点变化的规律,并且以此提出一个理论----即高维基点的变化,是基于一种主动意识,它一直在寻找星门的建立点。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建设星门,基点都必然会与星门重叠。可是这个理论太过匪夷所思,又与传播广泛的阴谋论不谋而合,所以当时不为大多数主流科学家所接受。而且李-因斯坦晚年留下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