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朱棣之子 >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朱棣决定迁都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朱棣决定迁都(第1页/共2页)

半个时辰后。

泉州市舶司衙门后院。

“废物!走之前我告诉你什么?一个活口也不许留!”

朱高燧指着余勇,气急败坏的骂道。

“殿下,一百多个锦衣校尉,我没有取胜的把握,就算把他们全杀了,只会把事情闹得更大,&nbp;&nbp;这对殿下不利。”

余勇低着头,小声解释道。

朱高燧冷声道“可现在你把章皓丢下了,后果还不是一样?”

余勇立即道“殿下,丢下章皓,也比杀一百多个锦衣校尉强啊!”

“你!”朱高燧指着余勇,恨铁不成钢的道“真是愚蠢!”

“殿下息怒,&nbp;&nbp;以卑职之见,&nbp;&nbp;可以把事情都推到章皓的身上。”

余勇恭声道。

朱高燧怒极反笑道“栽赃章皓?亏你想得出来!父皇会相信一个泉州市舶司的小官吏,&nbp;&nbp;能弄到这么多的军械?”

他顿了顿,急得直挠头,道“太子派出来的那些人,想抓我的把柄还抓不到,此次必然会趁此事大做文章。他娘的,这次都怪你,老子的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殿下!殿下!”

就在此时,两人耳边响起了章皓的呼喊声。

余勇闻言,立即转身向房外走去。

而章皓恰好跌跌撞撞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余勇疾步上前,扶住左臂还在流血的章皓。

朱高燧望着浑身是伤的章皓,顿时愣住了,道“你怎么回来的?”

“殿下,这次折了十几个弟兄,还好卑职把其他的弟兄都带回来了,不过倭人全被官兵给抓了。”

“这下彻底完了。”朱高燧心中暗道。

章皓从怀中掏出带血的腰牌,&nbp;&nbp;向朱高燧递去,低声道“殿下,&nbp;&nbp;腰牌我拼着命给抢回来了。”

余勇擦着额头冷汗道“幸好没留下什么证据。”

朱高燧接过章皓递来的腰牌,&nbp;&nbp;看着对方流血不止的左臂,道“快去后堂疗伤。”

“请殿下让卑职去顶罪。”章皓恭声道。

“下去罢。”朱高燧不忍道“此事以后再议。”

十日后。

京城。

早朝。

“援西大军抵达哈密没有?”

朱棣高声问道。

兵部尚书金忠躬身出列道“启禀陛下,据快马来报,第一队由张将军(张玉)带领的两千名骑兵,已在五日前进入西宁府,估计大军此时已行至关西。”

“第二队由朱将军(朱能)率领的三千骑兵、五千步兵,两日前刚抵达汉中府。”

“三日前,第三队兵马刚刚编整完毕,现已离开应天地界。”

朱棣点头道“知道了。”

金忠行礼,接着躬身退回班序。

朱棣又道“钦天监监正曾九成何在?”

“臣在。”

曾九成躬身出列道。

“梅博士研制出的天象演示仪,你见到了么?此仪器可准确预测下次日食天象,你可服气?”

朱棣朗声问道。

“禀陛下,臣见到了,臣服气!臣叹为观止!天象演示室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梅博士凭此教化黎庶之功,可比肩圣贤矣!”

曾九成坦诚的感慨道。

“梅博士教化有功,当赏!”

朱棣抚须笑道。

“陛下,臣能做出这等精妙绝伦之仪器,&nbp;&nbp;太子殿下应该居首功。”

梅殷出列恭声道“实不相瞒,此仪器图纸,&nbp;&nbp;乃是太子殿下所授,&nbp;&nbp;臣不过是照图复原罢了。”

“父皇,儿臣也是查阅古籍,从汉代典籍里翻出来的图纸,并非儿臣独创。”

朱高煦不想邀功,当即躬身道。

“赏,都该赏!”

朱棣接着对梅殷主持建造的“天象演示室”进行了极大的赞誉,又对御史钦差顾佐上禀的山东境内官员贪腐案做了批示。

“山东官场贪腐之事,刑部与大理寺必须要依律法办,不可冤枉一个清官,也不能放过一个贪官!顾佐?”

“臣在。”

顾佐躬身出列道。

朱棣道“你此次巡视山东,法办了一批民怨极大的地方官,让山东地方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在民间树立了极好的口碑,朕很欣慰。吏部听旨,着升顾佐任山东布政使,即日上任。”

“臣吏部尚书张紞领旨。”

张紞急忙出列,躬身作揖道。

“臣顾佐叩谢圣恩!”

顾佐跪下叩首道。

待处理这些事情之后,朱棣朗声问道“谁还有事要奏?”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躬身出列道“禀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说。”

朱棣点头道。

“陛下,数日前,锦衣卫协同泉州官兵,破获了一起重大的军械买卖案,有人与倭寇暗中勾结,倒卖军械。”

蒋瓛恭声禀告道“锦衣卫在双方交接过程中,抓获倭寇三十人,斩首七人,缴获三眼火铳三十支,燧发火铳五百支。”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嗡”的一声,仿佛炸了锅。

群臣议论纷纷。

“这可是死罪。”

“谁有这么大胆子敢走私军械?”

“贩卖军械本该处死,勾结外夷,更是罪加一等。不管是谁,犯了此等大罪,怕是不会有下场。”

“那可不一定,能接触到军械的,除了军中之人,恐怕也就剩下勋臣与宗王了。陛下贤德,估计会从轻发落。”

“……”

“肃静!”

李兴在朱棣的眼神示意下,高呼了一声。

堂上的一众王公大臣顿时噤声。

朱棣很满意堂上众人的反应,遂朗声道“对于此事,众卿觉得该如何办?”

这种走私军械的大案是瞒不住的,何况蒋瓛率领了一百多名锦衣卫前往泉州,就算他们故意隐藏行踪,也瞒不了太久,所以朱棣在得知此事缘由后,并不打算瞒着文武百官。

六部尚书等堂上高官虽没有提前收到消息,但个个聪明绝顶,转念一想,就明白此事不是他们能插手的,因此皆不愿多言。

“陛下,太祖皇帝昔年所定的《大明律》中的《兵律篇》有言‘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丝绢、丝锦、私出外境货卖者,杖一百,所有货物充入官府。若将人口、军械私出外境者处以绞刑。’”

御史桂湛躬身出列道“陛下,泉州一事,极为重大,请陛下下旨严加追查,不可让首恶及协从者漏网,当使天下人以此为戒。”

“陛下,微臣愿意请缨,担此重任。”

大理寺卿吕震躬身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交给刑部、兵部及锦衣卫合力彻查。”

桂湛恭声道。

“泉州命案,震惊朝野,此事到现在还是迷雾重重,众说纷纭。究竟是真的发生了私通倭寇的大案,还是仅仅偶发于市井交易之争斗,水落石出之后,才好定夺。”

朱棣沉默片刻后,高声道“拟旨,泉州命案交于太子彻查处置,内阁众侍从顾问协助太子办理此事。”

“儿臣遵旨。”

朱高煦躬身行礼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