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一百五十三 开源(第1页/共2页)

与尚家三兄弟一起到来的,还有一船一船的难民。好在许缨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搭建好了用来安置难民的简易房屋。从朝鲜官方和民间多个渠道购买的冬衣也已经入库了。

这次东江镇出兵辽海,共收容了小长山岛、海洋岛、石城岛、海王岛、大鹿岛等五座岛屿共难民八千多人,东江镇的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原本储备尚可的粮食一下子就捉襟见肘了起来。

吕涣真从船上走下来时,难民们纷纷拜倒在地,口中不住地念着各种感激之词。这些辽东百姓们大多形容枯槁、面黄肌瘦。他们已经在辽东海岛上担惊受怕地过了一年的日子,如今终于有了一方容身之所,怎能不感恩戴德呢。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难民们乌泱泱地跪倒在地,几乎堵塞住了道路,与吕涣真一道下船的黄承中看到了这一切,不禁愧疚自己曾经还想要放弃这些百姓们。如今百姓们的这幅感激的模样,不正是自己走上仕途的初心吗?

“黄某……惭愧啊。”黄承中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慨。

“黄先生没必要如此自责。“吕涣真说道,”黄先生身居东江镇按察佥事,如若肯在给朝廷的折子里,为东江镇的百姓们说几句好话,便有可能给东江镇争取到更多银子和粮草,无数百姓将因此活命的。“

黄承中没有接话,只是默然点了点头。

由于行政机构的缺乏,沈猫儿的火字营事实上充当了类似警察的职责,将难民们一一登记姓名后进行安置。尚学礼的忠字营和尚可进的石字营也加入进来,维持着难民们的秩序。

而吕涣真也一刻没有闲着,下船后直接和许缨回到东江镇军衙。她原以为自己离开的这一个月里,案牍恐怕已经堆积如山了,谁知道书案上干干净净,仅仅是摆放着两本卷宗而已。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这两本卷宗,一本是到目前为止东江镇府库的收支情况,关税、粮税的收支都在上面了。”许缨为吕涣真解说道,“还有一本是我来以后,对咱们东江镇一些弊政的汇总。”

“缨子姐,你真是帮大忙了。”吕涣真长舒一口气道,“这么多天的事务,你只用了两本册子便总结完了。真不愧是秦将军这么多年的贴身侍女。”

许缨面带笑容,故意嗔道:“这两本卷宗你看着轻巧,你可知我熬了多少夜才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妹妹,咱们东江镇太缺少书吏了,长久下去这可不是办法。”

吕涣真知道许缨不是在开玩笑,她能看出来许缨精致的脸庞已经挂上了淡淡的黑眼圈了,很明显是最近没有歇息好。

原本的工作量就已经如此之大了,如今辽海难民们已到,东江镇人口几乎翻了一番,许缨就是再能干,也不能指望她一个人撑起所有政务来。

“这个,就算是你不说,我也不会放任不管的。”吕涣真略带歉意地笑笑,“这一个月以来,实在是辛苦姐姐了。”

打开卷宗,吕涣真看到上面的数字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次出征花销不少,她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纸上的数字依旧触目惊心。

“存粮的消耗太大了。”许缨无奈地摇头道,“剩下的粮食如果全部拿来供养东江镇百姓,满打满算也只够支应一个半月的。”

此时的冬小麦刚刚收获,东江镇家中有田的百姓家中倒还能有些存粮,能够勉强度过这个冬天,可是刚刚获救的难民们身上可没有多少口粮了,他们能不能熬过冬天,全靠东江镇的救济。

“还是要以工代赈。”吕涣真叹道,“单纯地发粮救济,我们东江镇负担不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以工代赈当然可行,只是这粮终归还是要发下去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粮从何来?许缨问道。

两人都知道,粮食和银子不一样。想搞银子,路子很多,也相对容易,甚至吕涣真只需要将海关司的关税定高一些,就能收上来不少银子。

可是粮食是要从地里长出来的,需要时间。按照辽东这两年三熟的水热条件,即使现在马上就开垦新田、播种下去,也得到明年初夏才能收获。而东江镇的存粮,已经支撑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问登莱要粮,问朝鲜要粮,问鞑子抢粮。”吕涣真一边思索一边说道,“还可以买粮,放出消息去,东江镇要高价买粮,朝鲜和大明的黑市商人会把粮运到东江镇来倒卖的。”

“能不能要到粮,能要到多少粮,这都是没个准头的事。”许缨苦笑道,“从鞑子那里抢粮不是不可行,可是抢粮是要本钱的,咱们的存粮,够支撑多少兵力去深入鞑子的腹地抢粮?就算抢到了,又能有多少?很可能抢来的粮都还没有运到岛上来入库,就已经在路上被吃光了。”

二人议来议去,最终还是认为,买粮是最稳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