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一百七十八 敲定(第1页/共2页)

黄承中将《天工开物》的书稿拿在手里细细察看。尽管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稿,但是黄承中能看出,宋应星整理的非常用心。里面所载的内容,也肯定是当下的东江镇所需要的。

二人分别前,约好第二日再见。宋应星当即在家中与父母商议此事。宋父也是个读书人,他知道此事虽然听来荒唐,可是被邀请出仕,对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殊荣。但他毕竟年事已高,不太愿意儿子离开自己身边。

而宋母则是激烈反对此事。她反复向宋应星确认东江镇在哪里,得知那东江镇竟在那千里之外的朝鲜以后,宋母立刻训斥宋应星道:“你是犯了什么失心疯了?要去那荒岛与鞑子打生打死的作甚?”

“母亲,可是那吕总兵写了亲笔信来邀孩儿出仕……”

“我的孩儿啊,你怎么这么糊涂!那吕娘子是演义里的人!是说书的编出来哄人的!这你也信?凭着一封信就要把你骗走,说是人贩子也未可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宋父和宋母二人一个沉默不语,一个哭天抢地,闹得宋应星实在没招。直到大哥宋应升回家,听了此事的来龙去脉,才稍稍有了点支持宋应星的意思。

“父亲,母亲,此事并非全然不可,我兄弟二人屡试不第,若是有别的路子能够博取功名,让应星去闯一闯又有何妨呢?”宋应升冷静地分析道,“只是母亲担心此事是个骗局,也并非全无道理。应星啊,你说吕娘子派来见你的是个书生,明日你将那书生带到家中来,让我们见上一见。”

第二日上午,宋应星便将黄承中带到了家中。宋应星一家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大家族,除了父母以外,还有哥哥宋应升和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宋应星自己的妻子和一儿一女。十几口人齐刷刷站在黄承中面前,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伯父伯母,以及宋先生的诸位族亲,在下江夏黄承中,这厢有礼了。”黄承中先是恭恭敬敬地行礼,随后继续说道,“在下受吕小娘子派遣,特地从那东江岛赶到奉新县,请宋先生出仕东江。”

宋母刚想要出声质疑,却被宋父拦了下来。宋父毕竟也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上,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他先是见了个礼,随后开口问道:“黄公子为犬子远道而来,我宋氏一门不禁受宠若惊。只是犬子宋应星自幼便喜好百工器物,不务正业,只空有个举人功名罢了。不知吕总兵为派公子何千里迢迢来寻他?”

“吕小娘子看中宋应星先生的,正是他对世上工艺,无一不精这点。她说宋先生此等既知书本又懂器物的人才,便是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东江镇要抗击鞑子,保家卫国,少不了宋应星先生此等人才。”gòйЪ.ōΓg

宋父听了黄承中这话,不禁有些发懵,他可从未听说过大明有人能靠着擅长器物这一点做官的,若是这都能做官,那还读什么书?作坊里的工匠岂不是比读书人更适合做官?

不过宋父既不承认也不否认黄承中的话,只是打了个哈哈道:“吕总兵的心思,我等凡夫如何能懂得,只是黄公子自称从东江镇来,手里可有什么凭证。”

“不知这几样物件,能否令伯父相信黄某的身份?”黄承中说罢将自己的名帖递给了宋父。宋父见名贴上写着“东江按察佥事”几个字,抬头惊疑地看了黄承中一眼。怕宋父不信,黄承中又将自己的告身递了过去。

宋家人平日里见过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这奉新县的县令与县承,而黄承中却是个五品的按察佥事,是宋家人见过最大的官。于是在宋父的带头下,宋家人纷纷跪倒在地,说道:“草民不知黄大人微服出巡,请黄大人见谅!”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诸位!快请起来!”黄承中赶忙扶起众人,“黄某到此,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请宋应星先生出仕。伯父既知我是东江按察佥事,不是什么江湖骗子,对于宋先生出仕一事,有何见解呢?”

宋父宋母二人面面相觑,他俩并不想儿子离开自己,可是人家五品的大官都千里迢迢从东江岛赶来了,他们如何能拂去这么大的面子呢?

见宋家人一幅幅面露难色的样子,黄承中也不逼迫,说道:“诸位,若是有问题,尽管开口便是,黄某将一一解答,绝不隐瞒。”

嗫嚅半天后,宋母开口问道:“我儿若是去那东江镇,会……会做什么官职呢?要上战场么?”

“东江镇工造司管领。”黄承中一口答道,“东江镇一切兵仗、火器、农具、甲胄等等,均出自工造司,因此是个十分要紧的所在,吕小娘子咬定了必须要宋先生来做,当然不会将宋先生派到前线厮杀去的。”

见黄承中答得干脆,宋应星的妻子又问道:“黄大人,妾身敢问那东江镇是个什么地方?当真是个无人荒岛么?”

“非也非也,若东江岛是个无人荒岛,东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