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54章 顺义大捷(第1页/共2页)

崇祯14年8月中旬

得到跟随入关的蒙古骑兵和汉军营受袭,并损失几百人的消息后,“多尔衮”很生气,狠狠骂了蒙古头领和汉军营头领;

同时,他派出了建虏夜不收,搜索大明官军的处向;

此时的洪承畴,已经非常的谨慎小心了,本着有便宜就占,没有便宜就放弃的原则,他也是派出夜不收再次寻找机会;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已经有三次,夜不收数量越来越少,经常出去50个,回来只有40个;

洪承畴知道肯定有问题。正常情况下,这些夜不收是不会逃跑的;

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在探路过程中,被建虏杀死;

他让幕僚查了一下夜不收容易丧命的路线;

这次,他决定冒险一次,派出白广恩和唐通的骑兵,针对这条线路来一次偷袭;

很明显,这个线路肯定有建虏,但估计不是大股建虏;

一般来说,大股建虏对几个夜不收没有啥兴趣的。

东南方向20里,有一个建虏夜不收的小型临时据点,人数也就30多人;

他们为这两天杀死大明夜不收得到的银两和装备很高兴;

突然,外面传来敌袭,匆忙中,他们骑上了战马,四散逃跑。

由于受到包抄,再加上疏忽大意,这次有12个建虏被杀,其他人逃回到50里外的大本营报告消息。

两次的小失败让“多尔衮”彻底地重视起来;

他决定由夜不收确定其具体方向和位置,再派出阿济格率领7000骑兵去攻打一次。

同时,为了骚扰和引诱外围的大明军队犯错误,他决定象征性地攻击京城外城;

他派出了汉军营中熟悉火炮那些人,将火炮置于京城火炮打不到的位置,但是又能骚扰京城的位置。

尽管建虏的火炮不能攻击到京城的城墙和城门,但是,在多尔衮看来,只要让城内的大明皇帝和朝廷官员人心惶惶就好;

一担心、一紧张、一害怕,崇祯皇帝和官员就会做出错误的反映和调令;

这时候,他“多尔衮”的真正机会就来了!

这火炮一响,京城里的很多人果然坐不住了,包括崇祯皇帝;

没有炮火,也没有攻城,只是看到外城外面远的地方有大批的建虏兵,很多官员都已经害怕了,更何况还有火炮;

但京城已经是大明全国各地城墙最厚最高,火炮最多的城池;

事实上,京城的城墙上已经有约5万人在守城;

这些守护兵包括京营约3万,五城兵马司约3000人、勇武营约5000人,锦衣卫约4000人,太监约2000人,还有各勋贵家族的护院、护卫队和民间人士;

如果加把劲,还可以增加3万人的守护能力。

其实好好组织和管理一下,这5万人守护京城城池应该不需要担心;

但这是大明末期,已经不是那个自信、朝气勃勃、如日中天的大明;

所有的事情如果不合理、乱糟糟、瞎指挥、瞎叫嚷,那才是正常的;

很多官员已经不管大明如今状况怎么样,也不管建虏到底来了多少,是否能够攻下来;

他们只要害怕,就希望大批的官军守护在京城里,守护在他们周围。

所以,朝会上,众官员一而再,再而三提起让洪承畴带兵在京城周围,这才能够保京城安全;

连崇祯皇帝也这样认为;

兵部尚书当然不这样认为;

洪承畴这股军队有10万之多,在距离京城80里的地方驻扎,形成犄角之势,也是拱卫京城的一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