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39章永徽之治(第1页/共2页)

“第三位我就先说李治,这是讲的四位皇子期间的表现,不过对于李治登基后的功绩,我简单说两句。”

“李治登基后,他管理下的大唐,不仅繁荣壮盛,并且还完成了降服高句丽这样的李世民都无法做到的功勋。”

“李治治国可谓很行,文武圆满,李治可全都实现了,他不仅免职过度的劳役,退还老百姓占地,实现了“永徽之治”,更是可以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

“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的版图最为庞大。唐朝在李治的带领下,上接贞观之治,下启武则天时代以及李隆基时代。李治在位的数十年,唐朝的国力不但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外战争更是少有败绩,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份功勋来看,李治还是很厉害的,要说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让武则天顺利掌权,为后来李唐皇室惨遭屠戮,埋下了伏笔,不过,作为一个皇帝,李治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

“但实话实说,李治分权给武则天总比分权给寺人好,并且他一直可以压抑武则天,掌控朝局,绝非软弱的“软饭男”。”

“他唯一做错的,就是低估了武则天的政治野心,他当然不敢相信武则天竟然会把儿子废掉,自己抢儿子的权利,这操作不能怪李治啊,之前历史上没有这样的操作,他怎能提防呢?”

“他的是非之过,确实应该与后世之人来评价,而评价之中,让武则天称帝,确实他的一大缺点。”

于谦:李治虽然宽厚仁爱,颇有才能,是守成之君,却无进取之心,太过优柔寡断。

刘伯温:这也强过不少皇帝了!

赵匡胤:虽说创造了“永徽之治”,但也只不过是延续李世民所制定的政治经济制度,这功劳不是这么算的。

朱棣:什么叫没想到过武则天会夺权?他是真没想到吗?他不优柔寡断吗?确实有一件事情上没有,唯一一次乾纲独断也就是在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上,除此之外,行事都颇有些优柔寡断!

康熙:永乐大帝这话对!什么没想到,说的好听,还不是让女人迷惑了。自己都察觉到了,有了废后之心,就因为被武则天所知晓,武则天一番哭诉便让李治收回此心,连为他做废后诏书的上官仪也被族诛,这还有的洗?

朱元璋:一位皇帝太过仁爱,优柔寡断和举棋不定,这是为人君主的大忌。

司马光:让女人登基这确实是大忌,让人不喜。

范仲淹:说句想法,李治这份战绩,怎么说,完全是有唐太宗的影响,打异族,这是每个皇帝都要做的,扩大了版图也是有李世民所留下的痕迹,只是从李世民时期的版图基础上再实行的扩大,我觉得这是皇帝都应该做的,只不过朝代中明君有功勋的皇帝太少,才让大家觉得这位皇帝做的很不错,我觉得张姑娘的后世,也应该都是因为如此。

秦始皇:这位说的很有道理,一位皇帝,打异族,收复大地,这不是应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