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13章王妃所求(第1页/共2页)

“王妃。”

“坐!”

夏婧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

“临海镇如今驻扎了两个中队,城里驻扎的八个中队这段日子训练没有拉下吧?”

丁大壮坐在下首,回道:“回王妃,每日都按计划训练,请您放心。”

夏婧颔首,“留两队看守俘虏开荒,再留一队在城里负责安保,其他五队以你为首,你带领他们去府城以北的地区剿匪,我不希望岭南通往荆州的这条驿道有拦路虎。这个任务你有信心完成吗?”

“遵命,属下带着兄弟一定得胜归来。”丁大壮咧嘴一笑。

自从上次夏婧带着他们去剿过一次匪,知道土匪窝就是个宝库后,心里早就痒痒的想去再端几个土匪窝了。

这次得了机会,如何叫他不高兴。

只是

“王妃,您的安危?”

“我的人身安全,你不用担心,城里不是还留了一百人吗?我这段时间不会出城的。”

“那属下就放心了。”丁大壮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好了,你去安排吧,帮我叫叶飞过来,我有事安排他。”

夏婧端起茶盅喝了一口,叶飞是其中一名亲卫中队长,也是留下来负责夏婧安保的负责人。

在回小院的路上,红梅问:“王妃,您是想打通岭南往荆州的商路?”

夏婧回头看了她一眼,“小丫头很聪明嘛,竟然能猜透我的意图。”

红梅小脸微红,嘿嘿笑了笑,“王妃是您教导有方。”

夏婧闻言笑了起来,“岭南如今的情况你也看见了,什么都滞后,再不拯救一下,往后我的养老生活怎会过得安宁?”

红梅嘴唇抿了下,“几位爷对您都很孝顺的,王妃不用担心。”

夏婧笑了笑,晚年想过得安逸,最主要还是要自己有势力,要不然在后宅想过得如意有点难。

但这是以后的事没必要和丫头争辩。

“等叶飞来了,你直接带他来小院。”

从小院走到花厅这点路,就出了不少汗,岭南这炎热的天气真不好受。

“好的。”

叶飞过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据了解才知道他带着队伍去城外集训了。

“其实到了这边因天气太过炎热,你们不用如此拼命训练,毕竟身体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夏婧见叶飞因赶路赶的太急,满头大汗,赶紧让红梅端了杯冰镇绿豆汤过来。

叶飞道了谢,接过她手中的绿豆汤,猛喝了好几口,才感觉浑身的热气浇灭了不少。

他抹了把嘴,说道:“我们的身手比不了王爷的侍卫,再不努力如何保护您。”

夏婧:“”

行吧。

看来她也不能阻止别人努力。

她挑了下眉,转移话题:“这几日你带着队员协助丁大强的工作,印制专用小本本,让想买精盐的百姓带上户籍按户登记,一户一本,以后每次买了盐都要在本本上登记盖章。”

叶飞轻轻敲了下桌面,琢磨一会儿,问道:“王妃,您是怕有人倒买倒卖,趁机赚黑心钱?”

夏婧笑着点头:“有这方面的考虑,做好登记,益处以后会慢慢体现出来。”

叶飞一时琢磨不出还有什么好处,爽快的应声,“请王妃放心,这事属下会协助丁掌柜办此事。”

得了夏婧的命令,丁大壮回去便做准备安排,没过两天就带着队伍出了北城门,踏上剿匪之路。

叶飞除了安排亲卫负责夏婧安全外,也着手协助丁大强做好盐铺客户的登记工作。

铺子里的生意照样每日供不应求,丁大强为了完成夏婧布置的任务,只能每天限量供应。

如此大大的减少了人员的拥挤现象。

每日排队超过四百人,就算你排了队也是白排了。

铺子里控制了人流量,便有不少有眼界的商人找上门。

丁掌柜得了夏婧的嘱咐,运往外地的盐商到铺子里买盐一律三十文一斤。

外地商人以为自己听错了,明明铺子里百姓购买才十文一斤,怎么他们要的量大还要三十文一斤?

“谦王妃想赚钱想疯了!”

“请谨言,我们王妃若是见钱眼开的主,也不会卖给百姓十文一斤了。”

“如果她不想钱想疯了,怎么会卖给百姓十文,而我们量大还要三十文呢?”

客商心里一百个不服气,心里窝着一团火,要不是对方身份尊贵,他真想跳起来骂娘。

“十文一斤只针对的是岭南本地百姓,如果是外地来的商贩一律三十文一斤,不管量多大。您不想想以前杂质不少的盐可是五十文一斤,达官贵人吃的精盐更贵。”

丁掌柜指了指自己铺子里雪白的精盐,“我们这个盐不管是品质还是卖相都没得说,我敢说你们运回去价格只会卖得更高,还会供不应求,抢破头!”

唉!

创业之初,只能保证本地百姓吃上经济实惠的精盐,其他地区,暂时只能先赚一笔富人的银子。

以此来缓解手头拮据的问题。

而且,他们给的这个价格相比起官方的精盐来说,质好价优,他们运回去还是有不少赚头。

王妃已经让利,做人可不能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

谈崩!

客商甩袖离去。

第二日,盐铺门口多了不少重复买盐的百姓。

伙计发现这种情况,将小本本还给顾客,笑着拒绝售盐:“您昨天来店购买了两斤精盐,按你们家五口人计算,两斤盐可够你们吃两个月了。

所以接下来两个月的份额您已经买齐,如果再想购买只能按三十文一斤算,请问您还要买吗?”

服务态度挑不出错,再加上购盐的百姓心虚,讪讪的接过盐本本出了铺子。

隔壁小吃店的李掌柜来瞧热闹,见此情景便问伙计,“原来这个小本本还有这作用?那像我这种开了店的情况怎么算?”

伙计笑了笑解释道:“如果你拿了户籍过来登记,就是按你的家庭人员配份额,如果你是拿了税赋证明来登记,那便按你们店铺客流量来配份额。”

李掌柜又问:“那为什么超过额度就要以三十文购买?”

伙计看了一眼排队的百姓,见他们都支棱起了耳朵。

他更不厌其烦的解释:“如此雪白的盐十文一斤,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也只有我们王妃心善,初来岭南看到百姓生活不易,便想到了这一项惠民举措,十文一斤的雪花盐算是王妃给大家的福利,能享受这项福利的暂时也只有我们岭南的百姓。”

“但你们想想,如此雪白的盐,制作工艺一定繁琐,成本肯定不低,既然制盐卖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