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糜汉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1页/共2页)

刘备用有些审视的目光看向诸葛瑾,这时他眼中的柔和已经消失不见。

刘备问诸葛瑾道「子瑜的意思莫非是,孙权那小贼有意向孤求和?」

刘备的询问声传到诸葛瑾耳中,刘备言语中那有些耻笑的意味展露无疑。

乃怕是诸葛瑾作为孙权的使者,但当刘备言语中的耻笑之意被他捕捉到时,诸葛瑾的脸上心中亦浮现了羞愧之色。

只是作为孙权的臣子,他诸葛瑾既然接下了出使的重担,那自然就不能再退缩。

诸葛瑾对着刘备一拜道「我家主上正有此意。」

「大王亲至襄阳,恐怕是因为骠骑将军意图夺取荆州,谋害关将军,怨念颇深,故而觉得要向骠骑将军讨算此仇。

然大王此间用心过小,未留意于大者也。

瑾试为大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

大王若抑威损忿,好好考虑瑾今日所说的话,事情可以马上决定下来,事情亦会得到转机。

今汉贼曹操上凌天子,下虐百姓,九州占其六,兵势威加海内。

自赤壁以来,刘孙两家联和已十数年,中间虽有摩擦,然最终却能和好如初。

因两家联义之兵,行小人之事。

那今日子瑜又有何自信,能以此道理来劝住孤的王者之师,吊民伐罪之举?」

「子瑜可能解答孤的疑惑?」

刘备现在的脸色已经密布肃杀之色。

在刘备的三连反问之下,诸葛瑾脸上已经开始浮现了冷汗。

刘备征战数十年,乃是一步步从底层靠着自身的打拼走到今日汉中王的宝座上。

在他口中带着冷意质问诸葛瑾时,他身上那股王者气势就对诸葛瑾展露无疑。



诸葛瑾从没在孙权身上感受过这种气势,所以面对着刘备强势的威压,诸葛瑾心中的惧怕之心瞬起。

再加上刘备的反问,让诸葛瑾根本回答不上来。

因为刘备的反问,乃是基于事实、人情、道义三方面,这让诸葛瑾怎么反驳?

诸葛瑾口口声声一则大局,二则国仇,但先破坏大局的,先遗忘国仇的是孙权。

是孙权背信弃义,偷袭盟友在先,刘备在面对盟友的偷袭背叛之下,想出兵雪恨,彰显人间正义,能有什么错?

见诸葛瑾在自己的反问之下,哑口无言,头冒冷汗,刘备嘴角的不屑之意愈加浓 年少时刘备少言语,后来他起兵周旋四方,因为早期事业不顺,他经常客居别方势力之下。

在那段时间里,为了自保,他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单论口才,他并不下于他哪一位臣子。

而帐中的关羽及荆州群臣,看着刘备言语犀利,步步生言的样子,他们脑海中回想起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

当初樊城外的军帐中,糜旸亦是如此步步驳斥潘濬的。

原来这点糜旸是向大王学得呀。

在诸葛瑾快要退出王帐外之时,他最后还是强忍着自身的失措,止住了自己的身形。

他知道刘备终究是英明之主,不是单单能以言语说动的了。

既然言语说不动,那就只能放出实利了。

诸葛瑾在稳住身形后,强忍着心中对刘备的畏惧,对着刘备一拜道「大王所言有理。」

「当初瑾劝过吾主,但奈何吾主不听,瑾是臣,无法违背主上命令。」

「今日出使,瑾亦知大王对吾主愤满必深,求和不易,然主让臣往,臣不得不往。」

「在瑾离开永安之时,吾主曾对瑾言明,只要大王能允诺吾主求和之情,两家再缔结角之后,长江水势便浩浩荡荡直朝

江东而去。

若是一旦江夏郡被刘备所得,那么刘备将来要是在夏口打造舟船大举入侵江东,完全处于下游的江东水军就会陷入下风,那样对江东极为不利的。

失去江夏郡,等于将江东腹地都暴露在刘备的兵锋之下,这样的结果对于孙权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诸葛瑾立即对着刘备一拜言道「当年江夏大部本就在吾主手中,湘水划界之时,虽两家规定各分荆州三郡,但实际上吾主那时得到的只有长沙、桂阳二郡。」

「今大王若讨要江夏一郡,未免有些强词夺理。」

诸葛瑾这点说的是没错的,在湘水划界前,刘备实际掌握的区域是南郡、及荆南四郡。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