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32章 安禄山登场(第1页/共2页)

罗一为了更好的活下去,闲暇的时候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极力的了解大唐的方方面面。

半年的工夫,也算是对大唐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大唐璀璨夺目的两次盛世之下,国家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但是百姓的受益却只是一般般。

其次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不是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发展。

最显眼的就是医疗这一块,虽然建立了系统性的医学院太医署,各州也有医师博士坐诊,甚至是年轻的学子下放到各处进行巡疗,但从医的人数还是太少。

医疗水平更是没有太大的突破,主要研究学习的是黄帝内经、本草,还有各种脉象,甚至还有类似于巫医的禁咒学科。

原本罗一对这个禁咒学科还不相信,但是王玄志都说保定军中的随军医生就有专门从事禁咒的。

这把罗一惊得不轻,这边病人都要挂了,等着来人给看病呢,结果居然来了个画符念咒的,还是官方授权的,这画面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

至于民间的医师,罗一了解过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民间能出了孙思邈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千年一遇,剩下的不敢全说是庸医,估计九成是跑不了的。

其中甚至还出现了一种福医,这样的医师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把病人治好的。

有人找他看病,开药全看眼缘,有些时候甚至就是给打瓢水,但病人吃了就是能好。

当初听洪秀讲的时候,罗一都听傻了,感觉好像穿越的不是大唐,而是玄幻小说的世界。

就这,还不是最绝的。

与陈杉熟悉了以后,罗一打趣的问过陈杉。

说大唐所有的军伍人因为酒精与缝合伤口的法子,而与他有过命的交情,是不是在捧着说。

结果陈杉只给罗一讲了句民间谚语叫‘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这句谚语里的中医,不是罗一所熟知的中医,中字就是单纯的上中下的中。

意思就是说有病能遇着良医为上,而硬抗着不看是为中。

潜台词的意思就是比找民间的医师还要更靠谱一些。因为你找了医师没准不是至死的病,也能给医治死了。

所以罗一入城以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目前这种紧张是自己吓自己造成的。

安禄山是三镇的节度使又能怎么样,将来是造反头子又能怎么样。

安九郎这种急性外伤,以这时候的医疗手段与水平,九成九看不好。

身为父母,但凡有一丝救治的机会,安禄山与段夫人都不会放弃。

只能是安禄山求着他,而不是他要虚着安禄山。

况且又有那么多庸医打底,罗一觉得就算失手把安九郎弄死了,安禄山也不会从心里怪罪他。

不过放松归放松,想得通透归通透,但是见到安禄山本人的时候,罗一心里还是有些发慌。

安禄山的身形与周口口单纯的胖不同,更应该说成是壮才对,将近一米九的个头,极其有压迫感。

样貌上与著名的抖音军团,某某德罗夫有些相像。只不过胡须更长更浓且是红色的,目光也更凌厉并且带着精明,好像能看穿对面人心中所想。

“别愣着,天寒先吃口茶汤。”安禄山拉着罗一坐下后,捻着胡须笑吟吟道:“不要拘谨也不要惶恐。”

亲手给罗一与李泌倒上茶汤,安禄山对李泌哈哈笑道:“李先生能来,某真是高兴的紧。

就是先前到了营州,不找某来吃些酒水,某心里可委屈的很。

可没某这个小同乡做事让人心暖。”

李泌拱拱手,“使君政务繁忙,某一山野之人,不敢叨扰使君。”

“某说话粗鄙,就是个说笑,先生不要见怪。”

安禄山大笑着与李泌哈哈了一句,便将目光看向了罗一,“罗家小子,你我可是正经的同乡,并且你还得喊我声世伯。

你父亲罗三郎,当年在柳城的行市上见了我,也要喊我声兄长的。

你叫我使君,关系远了不说,我心里也是不痛快的。”

罗一见安禄山主动拉关系,心里的紧张去除了不少。

并且既然说是同乡,还提到了父亲,那就又多了一个借口。

“小子见过世伯。”

罗一打蛇上棍起身再次行了一礼后,装作唏嘘的样子道:“可惜家父五年前北行后便没了音讯。

不然小子也不会不知与世伯还有这层关系,还请世伯不要责怪。”

安禄山啧啧了两声,装作责怪的样子道:“你小子鼓捣出的那个酒精与缝合的法子,对咱们军伍之人来说,那可是救命的手段。

咱们柳城又出了个名动天下的好郎君,我高兴还来不及,更何况不知者无罪,哪里会舍得责怪你。”

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汤,安禄山满脸笑意地继续道:“让你过完上元节过来,是打算让你亲自教授军中此法。

没想到你这么早便赶过来了,是个恪尽职守且有忠有诚的好儿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