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锦衣长歌 > 正文 第115章翰林院承旨

正文 第115章翰林院承旨(第1页/共2页)

常歌几乎看呆了!宋濂笔走龙蛇,文思如泉涌。一刻钟工夫都不到就写好了慷慨激昂的洋洋千余言!

宋濂写完,将笔放在笔架上。他转头看着常歌:“常千户,墨迹未干,你稍等片刻。”

常歌一脸敬佩的看着宋濂:“宋先生,都说您是当世大儒。今天属下算见识了。不怕您笑话,属下虽读过几本书,可这么短的时辰,别说下笔现写这样一篇千言檄文,就算是照抄都抄不下来。”

宋濂笑道:“术业有专攻。要让老朽提刀杀人,老朽一样是外行。”

二人说话间墨迹已干。宋濂将写着奉天讨元檄文的白纸叠好,交给常歌:“你快将它交给上位吧。”

常歌问:“您何不誊抄一遍自己留一份。”

宋濂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的那份装在这儿呢,忘不了。”

宋濂用后世的话说简直就是个国宝级大作家。常歌拿着那张纸来到新王宫,新王宫那边却说朱元璋已经回了吴王府。于是常歌折返到了吴王府,来到朱元璋的书房门前。

李、胡、刘、杨四位核心智囊正在跟朱元璋商议建立新朝的诸多细节。一旁伺候的云奇提醒朱元璋:“上位,常歌来了。”

朱元璋朝着门口喊道:“进来。”

常歌进得书房,将奉天讨元檄文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把纸铺到书桌上,随后对李善长等人说:“来来来,奇文共赏析。”

众人聚拢过来,花了盏茶工夫看完檄文。朱元璋脱口而出两个字:“雄文!”

刘伯温说了四个字:“气势磅礴!”

杨宪的评价是:“宋先生这篇千言檄文,顶的上五万大军!”

李善长虽跟宋濂不是一党,此刻却也由衷的赞叹:“文采斐然不说,整篇檄文有理有据,讲明了为何北伐是顺应天命。行文让人看后有热血沸腾之感。”

胡惟庸亦道:“最后一句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上位登基成为九五之尊后是天下共主,天下不分汉蒙,皆是您的臣民。”

朱元璋感慨道:“标儿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师,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李善长趁机进言:“上位,说到世子。臣有一建议。在登基大典当天册封王妃为皇后。册封世子为太子。”

刘伯温附和:“王妃是上位的患难妻子。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国母。世子既是嫡出又是长子,理应成为太子。”

朱元璋对二人的建议十分满意,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道:“就按李相、刘先生说的办。且要形成制度,今后朱氏皇朝的太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元璋说完,忽然想起了什么:“宋濂写出了这样一篇气势如虹的檄文,我该赏他点什么。常歌,宋濂没说他这篇檄文写了多少天?宋濂清贫,他写了几天本王就赐他几百两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