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锦衣长歌 > 正文 第456章徐达大丧

正文 第456章徐达大丧(第1页/共2页)

《明史》对徐达有一个中肯的评价: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徐达薨了,常歌带着徐达长子徐辉祖来到乾清宫给洪武帝报丧。

当洪武帝听到徐达病逝的消息,手中的御笔失手落在地上,久久不发一言。

学士吴沉提醒他:“圣上似乎该尽快下旨,赐予魏国公一个体面的丧礼。”

洪武帝强忍悲痛,开口道:“拟旨,追封朕的二弟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三世皆王爵。以亲王礼赐葬钟山之阴。朕会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

洪武朝后期的官场有句俗语:“谁能死得过中山王?”

徐达死后的待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异姓封郡王都是不能世袭罔替的。洪武帝却赐徐家三世王爵,纵观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徐达是得此殊荣的惟一一人。

钟山又是钦天监所勘“王气所在”。大明立国后洪武帝就有明旨,非朱氏皇族不得葬于钟山。洪武帝却让徐达葬在钟山之阴,可谓是极尽恩荣。

洪武帝内心的悲伤如波涛一般翻滚着:秀英去了,二弟去了。朕能够信任的人越来越少了。徐达,你是朕的臣子,更是朕的救命恩人和好兄弟。

常歌流着泪禀奏:“圣上,中山王大丧,可否动用锦衣卫大汉将军充作仪鸾?”

洪武帝道:“自然!不仅锦衣卫要充作仪鸾,其余亲军二十五卫皆要派出士兵守卫中山王灵柩!”

转头洪武帝又吩咐殿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刘仲质:“限你们礼部一日内拟定中山王的大丧礼仪。”

刘仲质拱手:“遵旨,臣这就去办。”

洪武帝恶狠狠的对常歌说:“徐达的病本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突然病情恶化致薨,一定是前一阵被毛骧那厮气得!毛骧凌迟后尸骨丢在何处了?”

常歌答道:“丢在了城西乱葬岗。”

洪武帝道:“找出来,挫骨扬灰!”

常歌拱手道:“微臣遵旨。”

可怜又可悲的毛骧,生前权倾一时,最后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不说,隔了两月后又要被挫骨扬灰。

徐达大丧,六部官员、军中将领皆来到了中山王旧邸吊唁。常歌以义子之身,挂亲子孝带,跟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一并跪在徐达的灵柩前。

燕王朱棣派遣特使八百里加急赶来京城祭奠自己的岳父和老师徐达。特使名叫张玉,四十来岁,是燕王府护军指挥佥事,朱棣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

张玉先代表燕王朱棣给徐达磕了头。随后张玉又慰问了徐达的子嗣。走之前,他给徐增寿使了个眼色。敏感的常歌注意到了这一幕。

徐增寿会意。过了片刻他对常歌、徐辉祖说:“义兄,大哥,我内急,先去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