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长安好 > 《长安好》正文 551 不该就地诛杀吗?

《长安好》正文 551 不该就地诛杀吗?(第1页/共2页)

负责看守范阳王的校尉视线冷冷地扫去:“瞎嚷嚷什么呢!节使想见你时自然会见,哪里轮得着你来定!”

范阳王蛄蛹得累了,呼吸不匀畅地道:“本王有要事……有要事要与常节使面谈啊!”

那校尉皱眉丢下两个字:“等着!”

不多时,一名士兵疾步而来,行礼传话道:“节使有令,即刻动身前往洛阳城,将范阳王父子一并押回洛阳处置!”

听闻要去洛阳,校尉神情振奋,立即让人将范阳王父子二人押起。

范阳王稍松口气,他别的都不怕,就怕这些人在这里直接将他砍了……回洛阳就回吧,只要他有机会见着常岁宁,那就还有活路在!

但很快,被士兵拿刀押着往前赶的范阳王就乐观不起来了。

“这……”范阳王哭丧着一张脸:“本王就这么走回洛阳去?”

七十里远呢,他一年到头加在一起,怕也没走过这么长的路!

“废话!”士兵竖眉道:“你是俘虏,犯得可是谋逆的大罪,你不走着,还想让我们扛着不成!”

一旁同样狼狈的李昀紧张道:“可万一我父王他累死在路上,岂不晦……岂不要误了常节使的事吗?”

到时常节使迁怒他怎么办?造反是父王拿的主意,没道理让他独自一个人面对承担后果吧!

那几名押送的士兵起初不以为意,但不过刚走了二里地,眼看范阳王喘得就要断气,便也不敢冒险,遂嫌弃地将人丢上了马匹拉着的板车上。

李昀见状半刻意地跌了一跤,士兵觉着麻烦,便将他也一并丢了上去。

父子二人躺靠在堆放着行军杂物的板车上,大口喘着气,谁也顾不上谁。

洛阳城今日未开城门。

昨夜城中虽不曾大乱,但宫苑里的变动,以及梅义杀进杀出之举,皆让守城的士兵察觉到了不对。

下半夜时,又有城外军营内乱的消息传来,听说段士昂已死,梅义背叛了范阳王,又听说江都军要杀来了……诸多杂乱而难辨全貌的消息,让城中士兵惶惶不安,因此紧闭城门迟迟未开。

直到江都铁骑的踪迹出现在了城外,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一时间,他们被迫戒备起来,却见江都铁骑并无攻城的打算,而是押着一人上前,让他们打开城门。

为了能顺利脱身,范阳王昨日出城的动静很小,是从城北悄悄离开的,并未走城门出城。

因此,此时看清了那被押在城楼下的人影之后,守卫统领惊异地瞪大了眼睛:“……王爷?!”

王爷是什么时候落到江都军手里的?或者说……王爷是什么时候出的城?

所以,王爷偷偷跑了,都没告诉他们一声儿!

那他们这城还守个什么劲儿……主子都跑了,他们还巴巴守着呢?

王爷这一出,简直是重新定义了空城计!

范阳王此刻被押着跪在城下,满脸苦色:“尔等速速打开城门吧,休要再顽抗了……”

他如今是肚子也饿瘪了,腿也走废了,脸也丢尽了……只想赶紧结束这一切!

城楼上方,守卫统领听得范阳王此言,脸色挣扎了一下。

片刻,他向城下乌压压的铁骑抱拳,顿首单膝跪下:“小人闵安康,恭迎常节使入城!”

刚想再劝的范阳王默默收回了视线。

他还以为对方的挣扎是出于坚守,没想到却是在思虑要以怎样的姿态打开洛阳城门。

闵安康脸色微有些涨红,但他想过了,今日在丢人这块儿,横竖有范阳王兜底……他本就是被范阳军强征来的,此时局面翻转,作为一个识时务者,他把握一下机会,在常节使面前留个好印象那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一想,闵安康的神情更坚定了,声音洪亮地下达命令:“——开城门!”

城楼上方,其余的守卫见状,纷纷收起刀枪,跟着跪身下去。

段士昂身死,范阳王被俘,十七万范阳军一夕之间死的死,降的降,洛阳城门在常岁宁面前以最平和的方式打开,几乎已是必然之事。

沉重的洛阳正城门徐徐而开,城外的风吹拂而入。

今日恰逢冬至,风中已有凛意。

虽是万物冬枯之季,但此时,洛阳城青瓦檐角上覆着的寒霜正在悄然融化。

常岁宁携两千铁骑,缓缓入城。

洛阳城中守卫皆于两侧跪降,一国之陪都易主之际,本该轰烈喧腾,但此一时四下却称得上静谧。

天地静和间,城中忽而响起一道悠长的钟鸣声。

余音未消之际,第二声钟鸣紧随而至。

那是寺庙中的钟声。

洛阳城中大小寺庙数十座。

时下大多寺庙有着每日敲钟三次的习惯,早中晚各敲钟一次,每次敲钟三十六下,一日合计一百零八声。

一百零八,恰是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相加之下的数目,寓意着天地恒常与轮回往复。

自范阳军攻下洛阳后,民生陷入混乱,洛阳城中多有盗窃劫掠之事发生,各寺庙也时常不能幸免——时下许多寺庙皆兼“长生钱”借贷之事,寺中多存银,很容易遭到觊觎。

是以,许多小寺庙多是紧闭庙门,已多日不曾敲钟,恐惹是非上门。

每日照常撞钟的仅有洛阳城中的白马寺。

此时这钟声,便是出自白马寺。

而白马寺三十六声钟响初消,紧接着又有钟声响起。

那些钟声交替重叠,却是越来越多。

随着一道道钟声,许多寺庙重新打开了庙门。

一座不知名的小庙中,小沙弥从外面奔回,欣喜地对正打坐的老住持道:“……是江都军入城了,来的正是那位常节使!”

老住持手挽佛珠,颤巍巍地站起身来,看向庙门外。

他已年近八十,见识了太多人间风雨,自然很清楚洛阳城一夜之间易主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未曾兴起大的兵乱,代表着计谋大于兵杀,同样代表着苍生得到了顾念。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