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武夫 > 正文 第441章 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全书完)

正文 第441章 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全书完)(第1页/共2页)

第(1/3)页

多铎的意外病故,导致河北局势风云突变。

孙传庭抓住时机,率领征北督师府,帐下各路兵马,十五万大军。

在邯郸一战,歼灭清军十万大军。

豫亲王多铎的副将,固山贝勒勒克德浑,固山贝子屯齐,被孙传庭一战斩首。

消息传开,清廷山西巡抚李鉴,大同总兵姜瓖,相约反正。

二人杀死山西总兵耿敦,在太原、大同举起大明旗号。

开城迎接朱云飞率领的大军,兵不血刃进入太原。

玄甲骑军卫前锋,进驻大同。

“传我军令,李鉴献城有功,官复原职,依旧担任山西巡抚一职。”

“大同总兵,改任山西总兵,兼大同总兵,负责山西军务。”

“其余各军,向宣府进发,进军京师,光复大明京城。”

在朱云飞的军令下,护卫军,玄甲骑军、天雄军,以及从陕北赶来的武卫军。

在大同集结,迅速扑向宣府。

姜瓖的反正,为朱云飞夺取山西,立下汗马之功。

否则凭借太原、大同的城防,要想要打下山西,至少也得三个月。

可现在仅仅半个月不到,明军就光复山西全境。

这就导致清廷宣大总督吴孳昌,完全毫无准备。

面对朱云飞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

这位崇祯年间的进士,吓得手忙脚乱。

原明军投降的总兵白广恩、唐通眼见明军势大,纷纷劝谏。

“你我皆是明臣,卑职听说李鉴、姜瓖二人投降,皆获得重用。”

“你我何不开门献城?”

“如此反复,吾还有何面目面对世人乎?”吴孳昌倒是有几分腐儒的惺惺作态。

想当初崇祯自缢,满清入关,这老小子可是毫不犹豫,就跪舔了新主子。

“吴大人,你要是想死,可别拉着弟兄们。”

白广恩当即作色,手按剑柄一脸的威胁。

唐通也不忿的怒视吴孳昌:“吴大人,咱们是把乱反正,可不是投降。”

“你要再犹豫,明军一旦攻城,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那就不是死这么简单了。”

“这,这……”

“我降了还不行吗?”吴孳昌一脸哭腔的连连点头。

在白广恩和唐通的逼迫下,宣大总督吴孳昌,率领宣府大小官吏,开门献降。

面对这几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朱云飞表现的和颜悦色,亲切的拉着三人,温言细语的赞赏了一番。

“吴大人迷途知返,不失为守节之臣,本太傅定当上奏陛下,为尔等请功封赏。”

朱云飞之所以善待这帮人,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做给天下人看得。

毕竟,天下已经光复,失去的大明江山,即将一统。

这个时候,仁政比暴政,更容易拉拢人心。

李自成入京,勒索拷诘百官,致使大明文武百官,集体背叛了他。

转身投降了满清,从而让满清建奴捡了个大便宜。

现如今京城之内,那些墙头草,哪一个不是在观望。

朱云飞杀吴孳昌,李鉴、姜瓖、唐通、白广恩这些人容易。

但也会把京城那些投降的旧官吏,彻底推到对立面。

试想,你投降必死,不投降反而有一线生机。

你会怎么办?

相反,投降不但无罪,还能官复原职。

而不投降,则是九死一生。

你又会怎么选择?

朱云飞拉拢吴孳昌,李鉴这帮投降官吏,目的就是要告诉京城的大明旧官吏。

只要你们投降,过往不究,还能继续当官。

但要是抵抗到底,那么城破之日,就是项上人头,以及诛灭九族之日。

朱云飞这一手,就是攻心之计。

属于堂堂正正的阳谋。

当朱云飞率领大军,抵达昌平、丰台之时,朝廷赦免的旨意。

早已经被锦衣卫校尉密探,传遍了京城。

由于朱云飞率领的兵马,实在来的太快。

导致,满清皇太后孝庄,摄政王多尔衮,小皇帝顺治,以及满朝满清皇亲国戚。

根本来不及退往关外,就被堵在了京城之中。

十一月三日,朱云飞率领大军,抵达京师城下。

京城之内的满清贵胄,无不是乱作一团。

乾清宫大殿上。

已经久病多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带病上朝。

因为旧伤复发,加上朝堂之上,内外交困。

让这位满清摄政王,也是满脸沮丧。

原本意气风发的多尔衮,这个时候身形消瘦,眼窝深陷,倚靠在暖席上的他,显得有气无力。

太后布木布泰,看了眼病入膏肓的多尔衮,也是一脸愁容。

都说她和与多尔衮有私情,但实际上她对于多尔衮,根本没有什么情爱。

二人之所以表现亲密,也不过是互利互惠的合作罢了。

否则皇太子那么多儿子,又怎么可能轮到他的儿子福临继位?

已经年过花甲的礼亲王代善,这会也是有气无力。

京城现在不过三万人马,却要守卫这么大的京城,这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郑亲王齐尔哈朗,也是眉头紧锁。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短短的两年时间。

成功入主关内的女真八旗,为何却到了如今这样的穷途末路。

“诸位王公大臣,都说说,这京城还能不能守得住?”

见大家垂头丧气,一言不发,皇太后布木布泰,脸色不快的扫了眼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现在究竟是突围,还是坚守,亦或者开城投降,诸位大臣,都那个主意。”

“难道尔等臣子,非要我孤儿寡母来做决定不成?”

面对太后的询问,年轻的尼堪与洪承畴对视一眼,扬声站了起来。

“太后,皇上,奴才不才,愿率一军,护卫皇上突围,返回盛京,重整旗鼓。”

“尼堪贝勒说的对,微臣愿为皇上,太后赴汤蹈火,率军突围。”

洪承畴知道谁都可以投降,他投降肯定死路一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所以,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对,趁现在明军还未合围,立即突围,返回盛京去。”

朝中一帮满清贵胄,纷纷大声附和。

投降,他们害怕小命不保。

突围,却有一线生机。

“摄政王,礼亲王、郑亲王你们几位怎么看?”

皇太后心中很清楚,守不住,突围未尝不行。

但现在朝堂上下,这几位亲王不表态,突围就难以成行。

“本王听皇上的。”摄政王多尔衮,自知时日不多,抬了抬手,吃力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突围吧,本王来断后。”郑亲王齐尔哈朗,心知大势已去,即便走脱得了,大清也必亡。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为大清再尽一份力。

“既然要突围,那就事不宜迟,丢掉一切物品,今天傍晚从西门出城,直奔山海关。”

代善这一辈子,经历大小事情无数,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商议已定,城中三万八旗精兵,留下一万。

由尼堪、洪承畴亲率两万主力,护卫满朝皇亲贵胄突围。

傍晚时分,两万满清骑兵,以及同行的一万多家眷皇族子弟,打开西门蜂拥而出。

清军从西门出城的消息传来,东门外的朱云飞,只是淡淡一笑。

“陈德,率领玄甲骑军,前往助战,务必把这支人马,全部歼灭。”

“末将遵命!”

朱云飞之所以如此淡然,是因为早在三天前,孙传庭率领的征北大军,已经攻克保定。

偏师李本深率领的忠义军,以及杨衍率领的琅琊营,水师营宜永贵三部六万人马。

从天津卫穿插了过去。

现在这支人马,已经占领蓟州城。

切断了清军北返辽东的去路。

李本深率领的忠义军,那可是北军精锐,杨衍和宜永贵,也是军中悍将。

六万大军占据蓟州要道,别说清军仓惶北逃,即便是八旗精锐,也休想飞跃蓟州城。

十一月四日一早,清军主力突围之后。

朱云飞命令护卫军,武卫军、天雄军,对燕京东南西三门,展开了攻势。

留守的齐尔哈朗,亲自登上城门指挥作战。

清军一万满蒙汉将士,裹挟城中数万百姓,登城坚守抵抗。

城头上的青壮百姓,看到城下大明熟悉的龙旗,无不是倒戈相向。

原本齐尔哈朗寄望守城的百姓,反而成为了明军的助力。

城中的原大明官吏,为了活命,大肆宣扬投降反正思想。

以至于大军刚刚开始攻城,城头之上反而先起了内讧。

原辽东投降的明军将领王希贤、崔定国诸将,率先举义。

“我等本是明军将领,迫不得已背叛了朝廷。”

“如今朝廷大军杀到,正是我等拨乱反正,立功赎罪的时候。”

“诸位随我打开城门,迎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