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逐鹿南北朝 > 正文 第110章 班师

正文 第110章 班师(第1页/共2页)

第122章班师

关于教育,杨禹准备搞几套体系,各州县官学培养行政人才;军中学堂则偏重于培养军事、理工方面的人才;同时给余六他们送一大批孩子过去做学徒,从小开始培养,争取培养出大批量的能工巧匠来。

于坚除了报捷之外,还请求趁李恂夺回敦煌之机,出兵河西,再攻姑臧。

这段时间提议出兵河西的不止于坚一个人,都被杨禹给否决了,刚占领的西秦地盘还没稳定,对各个部族的大规模打散整编引发的叛乱还时有发生,将士们经过几个月的征战,也已疲惫,这时候大举征伐河西,实非良机。

不过为了牵制沮渠蒙逊,让他无法全力抽调兵力去攻打敦煌的李恂,杨禹下令让整编好的两个军开往乌鞘岭一带游牧。

乌鞘岭以南的广武城大片地区的丢失,加上杨志给予的沉重打击,北凉被极大的削弱了,兵力损失了至少三万余人,加上现在杨禹派出两个军去牵制,李恂要是争气的话,别说守住敦煌,就算是夺回西凉原有疆土也并非不可能。

要是李恂不争气,灭了也就灭了,杨禹也不心痛,他现在要做的是步步为营,先巩固现有的成果,进一步发展生产,加强军力建设。

西北地区各族杂居,情况复杂,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难免会扯到蛋,因此众将虽频繁请战,杨禹却不为所动。

很多看似鲜美的果子,常常是含有剧毒的,一个人如果压不住心中膨胀的欲望,迟早会玩完。

杨禹在金城一直等到五月,回到姑臧的沮渠京声一直没有回音,杨禹又派人送信给沮渠蒙逊催促,杨禹当然知道再催促沮渠蒙逊也不会放沮渠京声来金城,杨禹只是为将来制造一个借口而已。

此时河湟地区基本已稳定下来,于是留于坚、苏步青坐镇金城后下令班师。

从出征西秦算起,一晃又大半年过去,而西秦实则不过一州之地,花这么久时间,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民情太过复杂,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消化。

江南方面又传来刘裕进封宋王的消息,对此杨禹已没有多少波澜,他对刘裕虽然很敬佩,但对江南那种无处不在的门第观念实在不感冒。

班师途中,可见商队络绎于途,秦州出产的棉布、精盐,加上江南运过来的茶叶,成了各支商队最主要的商品,有的商队有骆驼多达两三百匹,很是壮观,这样的情景,让杨禹很开心。

从狄道开始,每到一城便有百姓夹道欢迎凯旋的大军,回到上邽时,城外更是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庄无忌和杨恩率州郡官员一起出城迎接,百姓自发跳起了踏歌舞,场面非常热烈。

凯旋的将士个个昂首挺胸,步伐整齐,仿佛在接受人民的检阅,只是脸上难以保持严肃,个个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杨禹面对庄无忌时,多少有些尴尬,这边杨恩刚往庄无忌府上送大礼,他在金城就弄回个北凉公主,这会儿北凉公主的车驾都跟在他后面呢,这事真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

庄无忌却如未见,根本不提这一茬,这才让杨禹暗暗松了一口气。

秦州州衙,宽敞的中庭里,大摆了一天的庆功宴,一只只香喷喷的全羊抬上来,文武官员两百余人开怀畅饮,气氛热烈。

为人粗犷的十一军军长宗耀拿着一只羊腿,吃得满嘴流油的他大声笑道:“各位,各位,且听我一言,这次灭了乞伏炽磐,大败沮渠蒙逊,使君威震西北,各部纷纷前来归附,照我说呀,事到如今,使君应该自立为王才对,各位说呢?”

“自应如此,自应如此。”

“没错,咱们一致拥立使君为王,这刺史一职不要也罢。”

“沮渠蒙逊、杨盛之流尚且称王了呢,咱们使君岂能矮他们一头?再说了,使君若不称王,百姓难免担心建康把使君调离秦州,如今各部前来归附,也都是冲着使君威名来的,为了让秦州军民安心,让各部死心塌地归附,使君确实应称王了。”

一时间,宴席上文武官员纷纷起身劝进,即便是庄无忌、宋茂这些人,也在含笑观望,并无反对。

杨禹瞪了宗耀这个始作俑者一眼,抬起了大袖压了压,等众人安静下来,他才说道:“自汉末以来,皇权旁落,诸侯纷起,禅替频繁,永嘉南渡之后,更是天下大乱,南边门阀弄权,视皇帝如傀儡,北边更不用说,连阿猫阿狗之流都敢妄自称帝。诸位想想,再这样下去,天下会有安宁之日吗?”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诚如杨禹所说,自永嘉南渡以来,这皇帝也太不值钱了。

杨禹接着说道:“毫无疑问,导致天下人对皇权缺少敬畏之心,导致这百余年来天下大乱,导致民众遭受滔天苦难的正是司马家族,当着大家的面,我也不讳言,对于开启百余年民族苦难的晋室我毫无好感,也不会忠于他,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称王称帝了。”

“君权天授,大家必须牢记这一点,天命是什么?天命是看你为天下百姓做了什么,是看你能不能为这世间带来安定,带来富足,这就是天命!我杨禹何德何能,依靠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刚刚平定了陇右一隅,未有寸恩于天下百姓,便称王称帝,这与那些阿狗阿猫何异?”

杨禹的话,掷地有声,如重鼓一般击在众人心上,始作俑者宗耀赶紧扔下羊腿,向杨禹拜道:“使君教训得是,宗耀知错了,宗耀愿追随使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矢志不渝。”

杨禹抬抬手道:“宗军长起来吧,我说这些并不是要责怪大家,而是想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天命。”

此时礼曹参军宋茂起身拜道:“使君所言,振聋发聩,也足以证明,我们没有看错人。不过话说回来,使君也不能说未有寸恩于百姓,若非使君,秦州如今恐怕还是战乱不休,涌入秦州的二十万难民恐怕得半数饿死,更不可能有如今物丰民足,教化大行,欣欣向荣的景象。”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